學長榜樣? | 蘇加葉: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2-11-27 瀏覽次數(shù):次自1933年以來,,溫州大學
高舉“光大國族、造福人群”精神旗幟
立足浙南大地
培養(yǎng)了25萬余高素質人才
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
溫州大學校友辦推出
“學長榜樣”系列訪談欄目
聚焦校友一往無前,、不負韶華
的拼搏歲月
探尋校友成功背后的心路歷程
展現(xiàn)溫大人迎接挑戰(zhàn),、奉獻青春
的榜樣故事
希望激勵更多的溫大人
努力拼搏、奮發(fā)成才
傳承發(fā)揚“求學問是,、敢為人先”
的校訓精神
校友簡介
蘇加葉,,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在溫州大學學習物理學專業(yè),2004年畢業(yè)并考入浙江大學學習凝聚態(tài)物理,,2009年博士畢業(yè),。2009年至2014年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做博士后,出站后留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2014年前往美國西北大學做博士后,2015年至今任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教授,。主要研究軟物質的理論計算與多尺度模擬,;納米尺度下水分子、離子,、納米顆粒的輸運性質等,。曾獲2010、2011,、2012中科院化學所青年科學優(yōu)秀獎,,2016年江蘇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yǎng)對象,2020年南京理工大學優(yōu)秀教師等榮譽,。
“從情感上來說溫大肯定是與眾不同的,,它是我的母校,承載著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022年6月15日,我對蘇加葉學長進行線上采訪,問溫州大學于他而言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他這樣回答道,。
歲月光陰中的美好年華
2000年9月,蘇加葉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溫州大學報到,,經(jīng)歷了一次艱苦的復讀,,他終于步入了被高中老師描述得無比美好的大學生活。那個時候溫大還叫做溫州師范學院,,還在學院路老校區(qū),。老校區(qū)的生活條件有些落后,據(jù)蘇加葉回憶,,宿舍只有六七平方米,,四張床上下鋪,住了八個人,,一層樓只有一個公共浴室,。空調(diào)也沒有,,炎熱的夏季只有頭頂?shù)娘L扇“吱呀吱呀”送來點點涼風,。老師們都習慣于寫板書,只有幾個老師會做幻燈片講PPT,,老師在上面講,,同學們在下面伏首記筆記。
“高中老師說大學很輕松,,其實并沒有”,,蘇加葉說當時班里的女生成績優(yōu)異又刻苦努力,這無形中給了他壓力和動力,,他對自己的學習從來沒有松懈過,。大學的課余時間比高中要多很多,他常常在課后找空教室自習,。同班的部分男生沉迷于電玩的時候,,他還在抱著專業(yè)書啃。當然,,他也不是完全沉溺于學習中的“書呆子”,,常常抽出時間和室友踢足球,打乒乓球,,在忙碌的學習間隙給自己喘息的片刻,。大學四年,他的排名常位于專業(yè)前十,。
除了學習能力,,他也很注重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如今的教授,當年也是個青澀羞怯的少年,。為了給自己壯膽,,他曾鼓起勇氣參加了校園十佳歌手比賽,看著臺下黑壓壓的人群,,他緊張得不知道怎么開口,,握著話筒的手止不住發(fā)抖,?!半m然沒拿到什么名次,但是確實鍛煉了自己,,從那以后敢在人前發(fā)言了”,,蘇加葉笑著說。
說起大學四年的美好,,蘇加葉清楚地記得班里每個學期都會組織全班去附近游玩,,有時是在溫州市內(nèi),有時是在溫州市外,。他難以忘記在那個20出頭的年紀,,他們?nèi)ミ^永嘉的楠溪江畔,江水澄澈亦如他們的赤子之心,;也到過溫州境內(nèi)的水庫一起露天燒烤,、一起在水面劃船,歡聲笑語,,歌聲蕩漾,;他們還背著書包坐著燒煤的火車一路說說笑笑去麗水,車輪滾滾駛過,,載著青春的激昂和歡笑去向遠方,。
“后來讀了研究生,就基本上只是做研究了,,再沒這樣的日子了……”畢業(yè)的時候蘇加葉說他們都很感慨,,四年時光就這么匆匆了結了。那天全班一起拍了最后的畢業(yè)照,,大家面向鏡頭微笑著,,相機“咔嚓”一聲將他們的青春定格在2004年的夏天。
五年完成碩博連讀
大一的時候,,學院邀請溫州師范學院97級物本的同學來舉行考研分享會,,蘇加葉坐在臺下聽??粗鴰熜謳熃銈兘榻B各自的考研經(jīng)驗,,專業(yè)課,、公共課要怎么復習,時間要如何安排,,考研的種子在他心中萌芽了,,“以后進高校工作”成了他奮斗的目標。
大三的暑假,,蘇加葉開始在家里復習專業(yè)課和公共課,。開學之后,他覺得宿舍的氛圍太嘈雜,,于是去學校外面租了一個八九平米的小單間作為他的考研根據(jù)地,。“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基本上都在看書”,,蘇加葉回憶,,備戰(zhàn)考研的那半年時間里,他幾乎把所有清醒著的時間都投入到了考研之中,,那個時候沒有智能手機,,沒有微博也沒有王者榮耀,陪伴他的只有他大二時收來的二手手機,,只能用來接打電話和發(fā)送短信,。在這個狹小的房間里,他幾乎切斷了來自外界的所有干擾因素,,每天花費近12個小時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學習。
小房間里日復一日的付出迎來了回報,,他收到了浙江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在談起考研的成功時,蘇加葉已經(jīng)風輕云淡,,他清楚地知道,,考上浙大只是一個小小的成績,要想在名校立足他還得繼續(xù)努力,。來不及好好放松休息,,他又躍入了寬廣無邊的學習之海中。
研究生的課程更加深入,,他花費的時間也更多,。研二開始跟著導師做課題,像完成工作一樣每天早出晚歸完成導師分配的任務,,有時候遇到計算機寫的程序調(diào)試出錯,,就要一次次重新修改,大把的時間花在教研室里,。
碩士畢業(yè)的那半年,,他嘗試去找過高校的工作,,但是由于學歷的限制,只能去一些??圃盒?,這與他的期望大相徑庭,索性咬咬牙,,申請繼續(xù)讀博,。博士期間更多的是依賴自己而不是導師。每當自己的想法得到導師的認可,,自己再用實踐把它做出來的時候,,蘇加葉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他幾乎每學年都能拿到獎學金,,五年就完成了碩博連讀,。于他而言,人生從來沒有捷徑,,身后的路有多遠,離理想就有多近,。
▲浙江大學的畢業(yè)照
赴美國做了一年多博士后
2009年6月,,蘇加葉從浙江大學博士畢業(yè),在杭州面試了幾個高校,,都沒有得到結果,。“學校差的我不想去,,學校好的競爭又太激烈”,,畢業(yè)了卻陷入了擇業(yè)瓶頸,生性樂觀的蘇加葉說,,如果一條路走不通,,那就換條路走走。他隨即在導師的介紹下去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工作初期做的課題跟博士期間做的課題有很大變化,,按蘇加葉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像一切重新開始一樣慢慢摸索,度過了最艱苦的大半年后,,才漸漸變得順手,。
四年半在研究所早出晚歸的工作為他的研究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周末,、節(jié)假日加班對他來說也是司空見慣,,壓力不僅來源于導師的要求,更多的時候來自于自己,。雖然那幾年發(fā)文章,、做課題一樣也沒落下,,但面對無法松懈的工作環(huán)境和擠壓得越來越小的發(fā)展空間,蘇加葉還是想要離開,。
2013年底,,蘇加葉踏上了去美國的飛機,到美國西北大學做博士后,。初到時,,蘇加葉面對完全陌生的語言環(huán)境和工作環(huán)境,國外導師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所的導師不同,,一切似乎又要重新學起,。就連買菜這樣的小事也平添了很多障礙,要到十幾公里外的超市,。不過,,最初的困擾過后,蘇加葉堅信沒有什么困難是過不去的,,“買菜可以搭國內(nèi)的伙伴的車,,研究方向不同可以花時間摸索”。有空時蘇加葉會去芝加哥市中心逛一逛商場,,給自己添置幾件衣裳,,一來二去摸清了這個城市的脈絡,在花費了近半年時間學習,、摸索導師的課題之后,,他的研究終于順利開展。
2015年4月,,在他即將結束美國之行的時候,,夢想中的高校已經(jīng)在向他招手了。
▲在美國西北大學做博士后的生活照
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
我曾問過蘇教授,,物理學于他而言是什么,,他有句回答很浪漫:“無論是浩瀚的宇宙,還是微小的生物,,都可以用物理的規(guī)律來描述”,。在他最初選擇這個專業(yè)時,有權衡利弊,,有分析形勢,,但是在漫長的20多年里與物理學朝夕相伴,他真正走進了這門學科,,在細小的微塵里看見了整個宇宙,,而他也在15年腳踏實地的跋涉后,看見了屬于他的星空,。
接下來的故事很簡單,,將離開美國的時候,,他瀏覽了幾所高校的招聘信息并發(fā)送了申請,然后就是回國面試,。2015年4月,,他被南京理工大學聘為教授,擔任碩士生導師,,到今年已經(jīng)是第七個年頭了,。回想起那個時候,,蘇加葉淡淡地說:“其實還是挺激動的吧,,所有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span>
高校的工作氛圍符合蘇加葉的期望,,在新的工作領域也有新的挑戰(zhàn),如何培養(yǎng)好自己帶的學生是他目前最在意的事情,。
我問蘇教授實現(xiàn)了追求很久的目標后有松懈下來嗎,?他說并沒有,不管處于人生的何種階段,,目標都是必要的,,尤其是對于大學生而言,有目標和勤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品質,。目標無所謂遠大與否,它只是給予人方向,,無論未來想要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只要肯付出努力,人生就可以發(fā)光發(fā)熱,。他用他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在這個日漸浮躁的社會,只有沉下心來耕耘,,才能在人生的長河里不斷收獲,。
只有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
▲在南京理工大學任職期間的生活照
Copyright ?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溫大公眾號
溫大抖音號
校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