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榜樣83 | 黃紀云: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3-02-26 瀏覽次數(shù):次編寫語
自1933年以來,,溫州大學
高舉“光大國族、造福人群”精神旗幟
立足浙南大地
培養(yǎng)了25萬余高素質(zhì)人才
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
溫州大學校友辦推出
“學長榜樣”系列訪談欄目
聚焦校友一往無前,、不負韶華
的拼搏歲月
探尋校友成功背后的心路歷程
展現(xiàn)溫大人迎接挑戰(zhàn),、奉獻青春
的榜樣故事
希望激勵更多的溫大人
努力拼搏,、奮發(fā)成才
傳承發(fā)揚“求學問是,、敢為人先”
的校訓精神
校友簡介
黃紀云,男,,1961年9月出生,,溫州樂清人。1981年畢業(yè)于溫州師范??茖W校(現(xiàn)溫州大學,,以下簡稱溫師專)中文系。1993年至今創(chuàng)辦樂清育英寄宿學校,、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浙江育英職業(yè)技術學院、杭州市實驗外國語學校,、杭州市育海外國語學校,、溫州育英實驗學校教育集團等院校,并于2006年組建浙江育英教育集團?,F(xiàn)任浙江同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育英教育集團董事長。先后獲杭州市委市政府頒授的“優(yōu)秀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杭州市杰出成就教育家”等稱號,。出版詩集《黃紀云短詩選》《歲月名章》《寵物時代》,,先后創(chuàng)辦大型詩刊《星河》《詩建設》。
2023年2月9日,,我與黃紀云校友相約杭州錢塘江畔,。見面后,他拿出了自己的兩本詩集,,《歲月名章》(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和《寵物時代》(長江文藝出版社2013年),,另外還有一本未出版的百余首近作。這位17歲走進溫師專中文系的男生,,經(jīng)歷求學,、從教、創(chuàng)業(yè),、辦學的酸甜苦辣,,趟過45年的時光河流,最終回歸詩歌伊甸園,。回首來路,,坦誠的黃紀云眼含笑意:“是母校在我心里種下了詩歌的種子,。”
海島少年走進大學校園
黃紀云1961年出生于樂清雁蕩山腳下的西門島,是島上的第一個大學生,。
少年黃紀云在當?shù)鼐托∮忻麣?,不僅讀書成績優(yōu)秀,書法比賽也拿第一,,他常作為學生代表去大荊區(qū)交流學習經(jīng)驗,。小學畢業(yè)時更以公社第一名的成績考進初中,入學時校長,、班主任站在校門口迎接的那一幕,,成為他記憶深處的榮耀時刻。在雁蕩中學讀高中時,,他仍是最優(yōu)秀的學生之一,,擔任班長、校團委副書記,。只是那兩年正值“文革”末期,,沒學到什么知識。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時,,剛剛高中畢業(yè)的黃紀云心里沒底:“我知道自己沒學好,,不抱什么希望?!钡屗麤]料到的是,,第一年高考不是栽在成績上,而是政審不過關,,他連參加考試的資格都沒有,。16歲的黃紀云只好跟著父親去造船。
1978年,,雁蕩中學惜才愛才的盛篤周老師托人轉(zhuǎn)告黃紀云,,趕緊回來復習考試,政策變了,!黃紀云背著書包回到校園時,,離高考只剩下三個月時間。最終,,命運引領他走進了溫州師范??茖W校的大門。
黃紀云是班里年紀最小的學生之一,,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和同學們的差距,,自嘲是“井底之蛙”:班里年紀最大的同學生于1948年,比他大13歲,,幾乎隔了一代人,。他們閱歷豐富,,見識廣博,有的支邊歸來,,有的是退伍軍人,,有的帶薪讀書,有的已是孩子的父親……
雖然大家經(jīng)歷各異,,但彼此間友愛互助,,學習氛圍濃厚。黃紀云和幾個同學成立了讀書會,,一起分享各自感興趣的書籍,。數(shù)學系一位同學喜歡心理學的書,同班同學王儉美酷愛美學的書,,黃紀云則傾心于歷史,、諸子百家的著作。學校圖書館,、校外公園里,,留下了他們談笑閱讀的身影。
在溫師專,,黃紀云還遇到了一生的良師,,如教寫作的姜嘉鑣、教文藝理論的胡煥光,、教外國文學的陶冶我等,,他們都以自己的人品學識影響著他。他至今記得幫陶冶我老師搜尋資料寫關于魯迅《自嘲》詩的辨析文章,,陶老師闡發(fā)的獨到見解令他耳目一新,。
“不安分”的黃紀云不滿足于按部就班的學習,忽一日他在校園里發(fā)現(xiàn)了寶藏——偏居一隅的《漢語大詞典》編寫組有許多從未見過的古籍,、線裝書,,引起了他的好奇。他觀察到編寫組里有位老人家常獨自去食堂打飯,,便主動上前幫忙,,一來二去就混熟了。老人叫高益登,,是編寫組的工作人員,,巧的還是樂清老鄉(xiāng)。操一口樂清話的老人滿腹經(jīng)綸,,能背誦《十三經(jīng)》及注疏,。黃紀云一有空就往編寫組跑,老人手把手教他讀《孟子》《莊子》,。編寫組里的馬錫鑒教授很驚喜,,竟然還有年輕人如此癡迷古典文獻,,他鼓勵黃紀云堅持下去,今后走古典文學的研究之路,。
有幸和馬錫鑒先生對話,是黃紀云青春記憶中的驕傲,。但是他沒能沿著高先生和馬先生的指引走下去,,因為他又被更加綺麗的風光吸引了——編寫組里匯集了各類圖書,當他翻開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全集》時,,那個華美,、壯麗、激情的世界,,讓他再也無法自拔,。還有易卜生、郭沫若,、曹禺,,他一路追尋著,讀著,,如癡如醉,。
按捺不住的情感要噴薄而出,這個中文系大二的男生開始寫詩,?;貞浐驮姵跫m纏的時光,黃紀云笑說那時的自己,,“不修邊幅,,瘋瘋癲癲,像個詩人”,。他的詩作《回憶》《海濱夜話》第一次變成了鉛字,,刊發(fā)在1979年溫州市文聯(lián)刊物《甌海》創(chuàng)刊號上,。
▲2014年在雁蕩山
為母校捐助千萬元
“寫詩真的會上癮,!”三年大學時光就從筆下輕輕滑落。1981年黃紀云畢業(yè)后到樂清縣大荊印山中學任教,,很快脫穎而出,。任教第一年他成為大荊區(qū)語文教研大組的組長,頻繁開公開課,。民辦教師轉(zhuǎn)公辦參加考前培訓,,主講初中語文的是他;沒教過高中,,但為高復班開課的還是他,。上課上出了名,,兩年后,他被調(diào)到樂清城區(qū)中學任教,。
但黃紀云內(nèi)心覺得教書只是謀生手段,,書架上最醒目的地方擺的仍是詩集。他把泰戈爾《吉檀迦利》中的詩一首首抄下來——這,,才是他的最愛啊,。
然而,詩意的夢幻終究沒能擋住生活的風雨,。黃紀云畢業(yè)后分配住在廟里,,瓦縫間的灰塵常飄進飯碗,屋內(nèi)漏雨沖刷出地面道道溝壑,。面對無處棲身的窘境,,年輕妻子掉下的眼淚喚醒了黃紀云,他收拾起所有的詩集,,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賺錢,!
二十世紀80年代初期,樂清的民營企業(yè)正蓬勃發(fā)展,。黃紀云利用寒暑假跑供銷,、拉業(yè)務,與朋友合伙開起了酒店,。后來還辦五金配件廠,、生產(chǎn)離心管的企業(yè),賺來了人生第一桶金,。他同時還在高復班上課,。最忙的時候一星期要上六天課,早上,、下午,、晚上三個時間段排得滿滿的,有時還是七八十人的大課堂,。他講著講著,,聲音都發(fā)不出來了。每天累得倒在床上的時候,,他甚至想:明天還起得來嗎,?
1988年黃紀云選擇了辭職。他和合作伙伴一起,,經(jīng)過多年努力,,創(chuàng)設了浙江同有控股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實業(yè)投資,、市場經(jīng)營,、投資管理等業(yè)務,,涉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業(yè)、電子通訊制造業(yè),、商業(yè)地產(chǎn),、物業(yè)管理等領域,實力雄厚,。
與此同時,,黃紀云還抓住時機,創(chuàng)出“育英教育集團”的一片天地,。1992年樂清縣教育局想辦一所學校,滿足先富起來的樂清人對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的需求,。有經(jīng)濟實力,、懂教育、善管理的黃紀云成為最佳人選,。這所樂清育英寄宿學校創(chuàng)辦后很快成為浙江省的典型,,不僅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學生,更為樂清市造就了第一位小學段特級教師,、全國十大教書育人楷模,。
彼時正值民辦教育的春天,黃紀云去廣州參觀時,,直呼“那么大的民辦學校規(guī)模簡直把我看傻了”,,他下決心向外拓展教育版圖。在甌海區(qū)政府的支持下,,1996年,,一所十二年一貫制的寄宿學校——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與合作伙伴聯(lián)合創(chuàng)辦,。2022年浙江高考狀元凌晨同學就出自這所學校,。
短短幾年間,黃紀云構(gòu)建起頗具規(guī)模的“教育集團”——1998年在杭州下沙創(chuàng)辦浙江育英職業(yè)技術學院,;2000年接收杭州市實驗外國語學校,,轉(zhuǎn)制分成小初部和高中部;2016年創(chuàng)辦了杭州市育海外國語學校,;2022年創(chuàng)辦溫州育英實驗學校教育集團,。
在不斷摸索辦學的過程中,黃紀云提出了“教育是一種高尚的服務”的理念,,即“學校全心全意為教師服務,,教師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學生成才全心全意為祖國和人民服務”,,成為旗下各所學校的核心價值追求,。
近些年,,浙江育英教育集團建設的重點落在浙江育英職業(yè)技術學院。這所學校創(chuàng)造了兩個“第一”:浙江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公民個人興辦的民辦高等院校,,第一所進入杭州下沙高教園區(qū)的高等院校,。1999年、2003年,、2009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習近平、趙洪祝先后來校視察,,充分肯定了學校的辦學思路和辦學成效,。
黃紀云很欣慰:“母校是培養(yǎng)教師的,我從教師變成學校的創(chuàng)辦者,,辦了幾所有品質(zhì)的學校,,也算對母校有個交代?!?023年適逢溫州大學90周年校慶之際,,黃紀云決定捐資1000萬元獎教助學,鼓勵學生潛心學習,,助力母校人才培養(yǎng),,他衷心祝愿母校建設一流大學,培養(yǎng)和造就一流人才,。
▲2008年在杭州辦公室
再度踏進詩歌的殿堂
1986年初為人父,,黃紀云寫下《給我的女兒》,此后輟筆20年,。他曾經(jīng)告訴班主任姜嘉鑣老師自己不寫詩了,,等賺了錢再寫。姜老師說:詩可不是你想寫就能寫的,,需要平時的訓練和積累,。姜老師這句話他一直記在心里。
三十七八歲正值盛年,,事業(yè)有成,,黃紀云卻突然剎住腳步,開始追問自己的內(nèi)心:商業(yè)領域的成就并非安身立命之所在,。“作為一名中文系的師范生,,我還能做什么?”
此前他一門心思往前沖,,之后的日子開始沉下來,。讀小學時,老師因他的名字“紀云”過于禪意而改為溫州話同音的“繼榮”。黃紀云說,,“繼榮”這個名字適合年輕時向前沖,,現(xiàn)在他要改回本名,尋回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
2007年,,經(jīng)一位編輯引薦,黃紀云與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駱寒超會面,。黃紀云早年就從姜嘉鑣老師那里聽說過駱老師年輕時被打成“右派”下放到溫州永強中學教書的經(jīng)歷,。他奉上舊時詩作,駱老師大加鼓勵:你有詩歌才能,,語言能力,、形象思維能力都很不錯!
與詩歌久別重逢,,黃紀云內(nèi)心澎湃,。過往的人生、家族的舊事,、荒誕的現(xiàn)實、生命的思考,,都鑲嵌在字里行間,,2009年至2013年成為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豐收期。駱寒超教授欣然為《歲月名章》作序,,稱道:“從把握詩歌世界的角度看,,黃紀云的詩一貫追求意志高揚、世紀反思,、人生觀照,、心靈絮語式的抒情?!焙D洗髮W教授耿占春在評論文章《我們都有一個負債的靈魂》中認為:“黃紀云的詩歌寫作向外擴展至整個社會與歷史層面,,向內(nèi)延伸到記憶與心靈的深處?!聦嵣?,這些詩篇提供了與無數(shù)人命運關聯(lián)著的一部鄉(xiāng)村中國社會生活史?!?/span>
面對詩壇眾多的點贊,,黃紀云說:“我很清醒,藝術的東西非常深奧,,無邊無際,,是需要用生命去對付的事情。”他真誠希望如今的校園詩人們把寫詩當作語言創(chuàng)新的方法和手段,,探究漢語言創(chuàng)新的可能性,;守住中國詩歌的傳統(tǒng),直面人生,,回歸到“一粒塵?!钡膫€體;學習西方詩歌成熟的技術,,提升語言容量,。
談詩論藝,黃紀云依然有掩不住的少年激情,。已逐漸淡出經(jīng)營事務的他,,謀劃著把未來交給詩歌和書法,那心緒,,恰如他的詩句:“讓我的腳步,,在這冰上,踩出火花,,踩出春天的聲音”,!
Copyright ?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溫大公眾號
溫大抖音號
校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