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yè)信息
青春宣講聲聲入耳,青年有為句句入心。溫州大學有這樣一支民族青年宣講隊,用歌聲、故事與舞蹈架起從草原牧歌到甌江之畔的彩虹橋,在孩子們的心中播撒下民族交融與團結(jié)的種子。
近日,溫州大學“石榴花·聲聲融”宣講隊走進甌海區(qū)鵝湖學校,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以“同心共繪石榴紅,童聲共筑團結(jié)花”為主題的理論宣講與民族文化展演。“我們在實驗室里共解數(shù)學題,在寢室里互學民族語言,合作互助的我們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來自天山腳下、帕米爾高原和東海之濱的三位青年宣講員唐努爾·塔依爾、布茹路西·別克伯羅特、詹佳璇,以石榴籽精神為線索,真摯分享她們在溫州大學共學、共融、共進的溫暖故事,描繪出東西部協(xié)作、校園民族交融、文化互學互鑒的動人畫卷。
剛剛在2025年溫州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活動中斬獲一等獎的藏族姑娘索朗措吉則用一曲《達尼多的天空》,帶孩子們從溫潤之州一路“飛”向雪域高原。她以自身成長經(jīng)歷為引,通過講述援藏教師尼瑪次仁用跨民族關(guān)愛點亮她人生之光的故事,展現(xiàn)了語言與文化交融中蘊含的民族團結(jié)力量,用質(zhì)樸真摯的語言詮釋了中華兒女心靈相通的深情厚誼。
“民族團結(jié)我來學”環(huán)節(jié)中,在青年宣講員的帶領(lǐng)下,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用藏語、維吾爾語說出人生第一句民族語問候。伴著《麥西來普》的鼓點,邁著新疆舞步,民族青年牽著孩子們旋出同心圓,四十平方米的教室瞬間化作藝術(shù)的萬花筒,清脆的笑聲如浪花般在教室里層層蕩漾。
“依托‘石榴花·聲聲融’宣講隊,我們將民族文化展演引進中小學,既豐富孩子們的校園生活,又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強中華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溫州大學“石榴花開”民族工作室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民族青年宣講隊通過自主編排課程,實現(xiàn)教育關(guān)愛、文化宣講、文藝表演等進社區(qū)、進校園,推動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一體化建設。“五月的熾熱屬于青年,青年發(fā)出的‘時代強音’匯聚起‘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磅礴力量。”
相關(guān)鏈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460275495793132321&t=1746414399442&showmenu=false&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2460275495793132321&ref_read_id=3178448f-5206-40bf-992f-0cc75f43d830_1746449487621
中國浙江省溫州市茶山高教園區(qū) 電話:0577-86598000
中國浙江省溫州市學院中路276號 電話: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07006821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30402000759號